西元1907[大清光绪丁末年]瑞士巴色会[Basel Mission]新教徒在东江流域传教。
教會在惠州古竹鎮[當時屬惠州]办了间以西学为主的“樂育師範”學校。學生由駐縣教會的“兩等小學”[初等小五年,高等小四年]中的高小畢業生中招收,兩年制。學費食宿由教會Basel Mission經費支付。畢業後可直接成新式小學教師。
時本地知名教育家 苗致信曾在此任教務主任。
百年後,此校改名為 古竹中學。是惠州第一間,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新式師範學校。
相對於當時教廷的思想壓制和清代中國女性受封建傳統的嚴管,這間新教徒辦的學校教科書內宣揚的舊民主主義對封建社會來說是一種進步。學校主張婦女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反對她們纏足,體現了對女性的寬容(Tolerance);教科書中的現代西方的自然科學成果內容和現在差不多,辛亥革命後改為官立中學。
留意當時學校的國旗是“五色旗”。代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後的“五族共和”。
新文化運動產生了許多有良知的知識份子,他們是啟蒙時代的點燈人。有了他們的努力,再漫長的黑夜,也無法阻擋黎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