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引爆”文旅产业!上半年惠州旅游总收入171亿元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151期海报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梁馨仪 项子倩 褚思烨 CCTV-1直播收视率峰值达1.4517%、优酷站内热度破10000、豆瓣开分8.1……自6月29日上映开始,《追光的日子》在激烈的暑期档角逐中拿下优异成绩单。这部全程在惠州取景的青春励志人生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惠州“追光”。据惠州机场数据,自7月上旬开始,日均客流量破万,迎来暑运客流高峰。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480多位名人在惠州留下印记,人文历史厚重;作为山水丽城,惠州山河湖海一应俱全,山环水绕,河流湖泊众多,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生态魅力十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惠州南邻深圳、东临广州,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在多重优势的加持下,惠州已成为大湾区知名的旅游城市,2023年上半年,惠州共接待游客17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70亿元。 在7月19日举办的2023惠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现场,多位专家学者受邀为惠州文旅发展“号脉”。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吴志才直言:“惠州还处于资源驱动型的1.0阶段向资源与资本融合发展的2.0阶段,如何做好‘集合资源来带动消费’这一课题非常关键。” 推介会上,多宗项目进行签约 王小虎 摄上半年惠州旅游总收入171亿元目前,惠州全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0家,5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全省第一,6个县(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线路等近百个省级优质旅游品牌,是广东省首家“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今年上半年,惠州共接待游客1740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旅游总收入171亿元,预计全年突破3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0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乘着文旅市场强势复苏之风。推介会吸引了近300家国内外知名文旅企业,众多行业专家大咖、企业家和协会机构人士齐聚鹅城,共话文旅产业大发展。据统计,当天惠州共推出75个文旅招商项目,推介会促成签约项目共39宗,计划投资总额151.17亿元,签约项目各有特色,主要集中在文旅产品工业制造、文旅数字技术产品、文旅综合体、康养休闲、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 “我们准备总投资20亿元,在惠东县九龙峰景区投资建设水都度假村,预计总面积850亩,将打造成内设有酒店群、户外配套齐全的文旅综合体。”九龙峰水都旅游度假村总裁郑青透露,目前项目已与九龙峰签署相关合作框架,该项目中的酒店群、水上乐园等项目的细化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在郑青看来,惠州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惠东市场潜力巨大,加上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的成立,在惠东创建一个专门综合的文旅综合体是有极大发展前景的。 入围全国夜间经济繁荣度前100名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集客家、岭南、广府文化美食于一体,颜值高、美食富,游客往来频频,夜间经济热闹繁华。 近日,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峰会举行。会上发布《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评选出全国夜间经济繁荣度前100名城市名单。惠州位列第18位,与长沙、厦门等城市处在同一梯队。 灯光秀扮靓惠州夜景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供图每当夜幕降临,华贸、港惠等商圈灯火通明,龙丰夜市、水东老街热闹不停,33号街区、东江夜游新鲜活力……作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惠州持续发放文旅体惠民消费券,推出“夜色惠精彩”活动186场,推动水东街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祝屋巷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激活惠州文旅消费市场。惠州还获评2022年度城市活力榜第16名、夜间生活指数第5名,抖音话题量10.6亿。 尽管城市夜间活力初显,但对比淄博烧烤、长沙夜市、西安不夜城等标识鲜明的城市品牌,惠州夜间经济则表现出布局自发分散、消费标签不够鲜明,品牌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 推介会现场,国艺中联科技集团商务总经理孙彬提出一个新模式:不夜城。该模式旨在跟惠州的文娱、产业、板块以及业态资源进行一个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惠州夜经济发展。孙彬认为,通过不夜城建设,可赋予城市文旅产品特色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给惠州的夜经济赋予更大可能。 “3+N”格局助推惠州“文旅+”发展“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文化基因深厚,是一座‘宝藏’城市,有很多IP有待打造。”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鹤平认为,惠州文旅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藏在城市内部的文化基因,让人文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产业优势,让文化真正火起来和产业化。 惠州市副市长李俊玲介绍,惠州文化制造业年均增加值约175亿元,在吉他制造、高清视频显示、5G智能终端等方面优势突出,全球每4把吉他就有1把产自惠州。惠州将努力营造以数字文化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旅游服务业为重要牵引,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为新兴增长点的“3+N”发展格局,助推惠州“文旅+”领域发展壮大。 在推介会现场,漫威等动漫手办格外吸引眼球。据了解,惠州全市经营范围含“动漫”的注册企业有4427家,2021年全市动漫、数字游戏等产业增加值2.8亿元;而惠州规模以上的玩具制造业企业43家,2022年完成总产值43.25亿元。落户惠州的国内头部手办企业玩拓动漫有限公司CEO相楠曾这样形容:“惠州是中国高端模玩雕像生产的‘大本营’。” 近年来,惠州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短板。“惠州动漫产业增长快,但核心产值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原创力不足。”相关部门负责人直言,以动漫企业最多的惠阳区为例,企业主要以生产销售动漫玩具和手办为主,原创IP缺乏,附加值低;产业集而不聚,分散经营,难以形成集群效应;人才匮乏,产品竞争力不强。 “发展动漫产业,核心是创新,而这就涉及到人才支撑。”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杰表示,目前惠州动漫、玩具制造主要还是代工,但最终还是要走上品牌创新,因此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引进支持力度,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努力打造惠州自己的动漫品牌。 做强“一区一湾一带”产业集群广东省旅游协会执行会长、勤天熹乐谷文旅集团董事长王硕朋认为,文旅产业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钟亮作惠州市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时说,惠州拥江抱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目前,根植于深厚多元的历史文化底蕴,惠州文化强市建设取得实效,连续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3万家,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推介会上,李俊玲表示:“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必定有响应。”惠州将秉承“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原则,用心服务、用情服务,助推广大企业在“文旅+科技”“文旅+商贸”“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健康”等文旅领域发展壮大。 钟亮表示,投资惠州文旅,可享丰厚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营商优势。“惠州西湖鸟岛曾以实时慢直播的形式,登上央视新闻,展示了万余只鹭鸟归巢、繁衍生息的美好与宁静。生态环境变好了,候鸟来这里筑巢繁育后代,候鸟成了留鸟。营商环境也一样。”钟亮说,惠州将深入实施名城文化提升行动,着眼山、海、城联动,不断做强“一区一湾一带”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会客厅、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全国知名的山海休闲旅游城市,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真诚期待各位投资者、企业家来做惠州文旅产业发展的“合伙人”。 【文脉观点】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跳出惠州看惠州,以更大视角做好文旅名片“惠州文旅有三问:如何在湾区突围?如何进行消费升级?投资机会在哪里?”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在演讲中首先提出了这几个问题。他认为,惠州有非常好的资源,具有巨大的投资空间,但就目前来说,惠州还处于资源驱动型的1.0阶段向资源与资本融合发展的2.0阶段,如何做好“集合资源来带动消费”这一课题非常关键。他建议,惠州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用好惠州优质的自然禀赋,做好“大康养”这篇文章,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二是深入挖掘惠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文化”,将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现代创意和消费方式,转化为真正的文旅创意产品;三是充分利用惠州广阔“大乡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和资本融合,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升级。 “名城与名人的对话,名山与名海的呼应,人文惠州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的基底与人文的底蕴。”吴志才表示,要用“慧眼”来投资惠州,催生真正属于惠州的文旅品牌。而一流文旅品牌面世,需要一个大的思路,要将惠州的产品、人文、工业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跳出文旅看文旅,跳出惠州看惠州,以更大的视角来做好惠州的文旅名片。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以文化IP为纽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网红营地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说,走过1500个县市区后,惠州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在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背景下,惠州通过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可实现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路径。 基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刘锋建议,惠州要推动文旅高效发展,首先要对资源进行清晰梳理和提炼,重点发展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示范的产业和产品。结合国内外的产业供应商和研发,打造标杆项目,形成产业链。逐步树立惠州品牌,吸引各种产业要素,持续努力,成为湾区的一个产业、生态和旅游的高地。通过实施文旅康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将城乡空间联动,向海融山,振兴城市和村庄,引入民宿、研学、夜游、萌宠、文创、康养等文旅产业,实现共富共荣。 他提出要以文化IP为纽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网红营地,将农业、村庄、景区和露营地串联起来,推动农村文旅康融合发展,让乡村和田园更具诗意,生活更美好。同时,要加强夜经济,让游客从昼游转向夜游,从过境变为过夜,从打卡变成刷卡,让网红成为长期受欢迎的吸引点,增加游客留存量,让游客感受震撼而不留遗憾。 【文脉众议】“引爆文旅”,要有创意更要接地气文/林海生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了“开年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动员令,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的新目标。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拥有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心动目的地”宣传活动正式展开。7月4日,针对暑期旅游目标人群,广东文旅厅推出“粤港澳心动线路”,邀请省内外头部达人及KOC(抖音文旅带货达人)参与线路打卡及全网宣发,吸引学生、亲子等群体来广东旅游。 因《追光的日子》中出现了水东街的镜头,在江门上大一的小李趁着放暑假的空档,就来到惠州游玩。她是在水东街玩的时候,恰好发现码头有游船,便买票上了船,感受了“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乐趣。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文旅部门不断发力,先是各地文旅局局长“云上代言”,推介当地文旅,曾掀起一股文旅热,而后文旅爆点不断。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春季期间的潮汕英歌舞,还是“五一”前后的淄博烧烤,又或者是近期的贵州“村超”和“村BA”,究其爆火的缘由,他们不仅激活了藏在这座城市中的文化基因,还将其变成了一场全民的狂欢,有创意又接地气。 惠州提出要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即要探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的潮玩路径。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在的文旅市场,如果不能够主动作为,就会在竞争中落伍;在文旅发展变革中,如果动能转换不快,就会被时代抛弃,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新时空颠覆中,传统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在弱化,如果不创新求变,就会被边缘化。 从目前来看,惠州人文禀赋优异,但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效果还并不明显,这是一个漫长且艰巨,但又是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课题。今时今日,发展旅游业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带动地方经济,更在于增进民生福祉,造福于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考验着文旅行政管理部门的为民服务能力,亦考验文旅从业者的耐心、恒心与决心,在开发文旅项目时,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亲民度,要让群众参与进来,人人都成为文旅宣传大使。来源 | 羊城晚报责编 | 朱光宇

1秒记住本站地址,今日惠州(jinrihuizhou.com)

首页  →   惠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