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萝卜快跑带来的争议

最近武汉等多地批准了萝卜快跑试运行,高额补贴用低价快速挤压传统出租车的生存空间,无人化引起了社会广泛热议。

回顾这件事,发现各方观点对立明显。官媒大唱科技创新赞歌,出发点依然是幸福论、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那一套。网约车司机则忧虑自己失业,对萝卜快跑各种投诉。而消费者一方面享受低价,另一方面又担心互联网平台高补贴快速垄断,然后高举镰刀疯狂收割的老戏码再次重演。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多财富的基础,但不要忘了科技创新的目的和使命就是让人民生活更容易、社会更繁荣。一方面大搞“无人化”创新,推高失业率,鼓励资本家垄断社会财富,放任贫富差距极速扩张;另一方面给予这种所谓“科技企业”高额补贴,超低税率,绿灯政策,这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压榨人民的血汗去滋养镰刀,人民终有忍无可忍的一天。

中国的目标是要在2035年前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如果以人均GDP计算,我对这个目标是悲观的,因为假使全球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国内收入水平其实就是在和全球其他国家抢饭吃,这必然会导致全球其他国家的激烈反抗,在不动用战争手段的情况下,能达到全球人均收入水平或者再比全球人均略高一丢丢基本就是我们的发展上限。但如果撇开表层的数据,回归发达国家的本质: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发达、社会福利好、人民生活富裕轻松、国际竞争力强,那我又觉得我们其实潜力无限。我们要成为发达国家,不能依赖出口份额的无限扩大,而是要掌握定价权,用少而精的生产赚取超额利润。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要实现国内的独立自主可控,在国内形成一个不依赖外部市场就能实现逻辑闭环的经济体。而要实现闭环,关键在于国内生产的东西都能在国内被全部消费,目前消费就是我们经济的最大短板!

国内消费不振带来的后果已经越来越明显,产能过剩、价格内卷、失业率高企……国内消费不振是因为砖家说的,大家有钱不愿意花吗?我想这个答案大家都已心知肚明,存款的集中度、基尼系数等指标早就揭示了答案。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失衡,在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向的偏差。

回到萝卜快跑这个话题,我们真的还应该继续勒紧裤腰带去给这种“科技公司”高额补贴吗?还是应该取消他们的优惠税率,向这些富得流油的互联网公司多收点税来补贴民生支出?各位大师你们来说说吧!

1秒记住本站地址,今日惠州(jinrihuizhou.com)

上一篇: 帅呆了
首页  →   惠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