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很遗憾,你骨龄快闭合了,已经错过了最佳长高时机。”16岁男孩听完医生的话后崩溃大哭。他的身高只有150cm,骨龄已经接近闭合。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问题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男孩子到了初中不长个儿,等到高中或大学就会长高,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当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为时已晚,孩子的身高已经无法再得到有效的改善。
据市一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旸提醒,家长应该从小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每个阶段的身高增长都对最终的身高有贡献,一旦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就很难再弥补。
张旸介绍,受遗传因素影响,晚长也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长的孩子骨龄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是有的孩子骨龄落后是因为营养不良、睡觉太晚、压力过大、运动少等,生长激素一直无法充分分泌,这样的孩子现在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长高。
对于长高我们应该知道以下要点:
开始治疗的最佳年龄是4-6岁;
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分化及增生越活跃,生长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
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用药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越少。
注意
一般女孩骨龄达到15岁,男孩17岁,骨龄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已不太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而国内就医年龄普遍较大,平均11-16岁,已错过了黄金诊治时机,故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和身高,及早干预,以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最大限度提高其成年终身高。
矮小症如果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长高的!
(早诊断)矮小症是一类疾病,原因较为复杂,故科学助长方式需因人而异
关键是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包括:
左手腕骨龄片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甲状腺激素
性激素
染色体
血尿常规
头垂体磁共振
血糖
肝肾功能
IGF-1测定等
明确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 治疗方法:
目前,主要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治疗,实现追赶性生长。第一年身高平均增长8-15厘米,且安全有效。
要想孩子长得高
日常生活还应注意五大要点
1. 均衡营养
丰富、均衡的营养素供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有效运动
督促孩子每天坚持20~4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骨骼的生长。
3.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夜间分泌达高峰 ,年龄越小,睡眠需要时间越长,早睡对于保证睡眠十分重要 。
4.良好情绪
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5.预防疾病
定时预防接种,做好家庭护理,定期体检。
孩子的身高问题不容忽视。家长应该从小关注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