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春好,花灯不灭。”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展开一幅幅灯光盈市、灿烂如昼的画卷。作为农历年的首个月圆之日,元宵节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期望,成为海外华人社区庆贺新春、坚守传统的延续。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相传,其兴起与佛教有关。灯明在佛法中是智慧、希望和美好的象征,能破除无明,驱走黑暗。
灯成为元宵节的主角。各式花灯在工匠的手中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人们不约而同上街赏月、观灯,孩童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尽情嬉戏,“男妇嬉游”“摸钉”“迎紫姑”成为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观。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发展成为大众性的娱乐狂欢,元宵节淡化了等级、性别等身份界限和传统礼教,隔阂在热闹的节日气氛中消失。
惠州今年西湖不知道挂什么灯?